李利敏,我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2020年9月起任16011901班班主任。两年来,她与班级学生共成长、共进步,营造出爱拼搏、敢付出、争一流、懂感恩的学风和班风。期间,班级获得学校“先进班级”,每位同学也收获了各自的精彩。
“全人”教育 德行与知识
李利敏一直将自己的成长归为求学路上多位老师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她也努力将自己收获的这份温暖和鼓励传递给她所带的学生。正如她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文旭教授提出的“全人教育”那样,不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等同于仅重视基本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育,更不把学生当作承载知识的容器,学生是身心合一的“全人”。教育学也把人的成功归于健全的人格,而非知识。因此在学生培养上,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在关键的时间点给出相应的建议。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李利敏经常强调为学先为人,注重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学习上要养成踏实、勤奋、持之以恒的习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生活上要包容、感恩、大度、善良,能够换位思考和富于同情心。
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引导者
信息化时代,00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已大不同以往,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知学会学、共学共进一直是李利敏思考的问题。在《文学文体学》课堂上,李利敏进行了很多创新性的教学尝试。在课堂内外,李利敏让学生们自由组队,针对给出的范例进行讨论分析,也会让学生们自行找寻相关文学片段并分析;她也创新性地让学生们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还有在课堂上对形式独特的诗歌进行改写,加深印象同时掌握文体学的基本原理。在李利敏的课堂上,既有学术的科学与严谨,又有在文学殿堂天马行空的自由。只要有独特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
因材施教静待花开
《论语·述而》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指不到他们想求明白而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孔子的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了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李利敏常常利用课间与班级同学沟通,无论是学术上的交流、还是生活上的互动,她总是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发散式思维并加以方向性的引导。对于热心学术的学生,李利敏教导他们既要纵向深入,也要横向拓展联系;面对不喜言辞的学生,她主动沟通,创造合适的机会引导他们克服内心的胆怯,勇敢的表达。
“李利敏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暖心的班主任,会与同学们谈笑风生,也会默默关注每位同学的情绪状态。如果发现班级同学有焦虑或低落的情绪,李老师会通过及时召开班会或者一对一私聊的方式缓解我们的压力,告诉我们用每天的踏实的努力来缓解焦虑,要学会但行好事,不问前程。她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浇灌着学生的心灵,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开启着学生的智慧之门,是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引路人。”班长李明达这样形容他们的班主任。
“教不出超过自己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能看到和承认这一点的人,必定倾尽所能、倾其所有,甚至燃尽自己,毫无保留地全力扶持学生成长。”这是博士导师刘世生教授对李利敏的教诲。她也用情、用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师的话,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有朝一日青出于蓝。